提线木偶,古称“悬丝傀儡”,源于秦汉,唐末五代流行于福建省,历经宋元明清,传承不辍。清至民国年间,福鼎提线木偶戏曾达到顶峰。据有文字记载,与浙江泰顺毗邻的福鼎西洋天竺村,受泰顺木偶戏的影响,曾于清末1910年成立一个名曰“金山戏笼”的木偶剧团,至今保存有20多个古老木偶头。1945年前后还成立了新新木偶剧团、点头巴斗吴阿龙木偶剧团等。1953年,在姚氏京剧木偶戏创始人姚仁贵牵头下,经当时福鼎县文化局批准,木偶剧团“仁贵班”成立,开创了木偶戏演连台本戏的先河。姚仁贵,便是姚义炳的父亲。
主办单位:
姚义炳,中国农工党党员,系姚仁贵先生的儿子,8岁跟父亲学习提线木偶戏表演,功底深厚,15岁就登台,跟随父亲到各地演出,至今活跃在福鼎市各社区、各级乡镇以及闽浙边界各县市的文艺演出的舞台上,其特惟妙惟肖的表演以及亲切的方言快板,深受福鼎社区居民的喜爱。姚义炳1983年就担任福鼎市木偶剧团的团长,其继承了其父亲编写剧本特色,经常自编剧本,语言生动压韵,并以福鼎方言快板的形式配以提线木偶来演译,为百姓所喜闻乐见,且其反映的内容也多是响应党委、政府政策的要求,劝诫人们远离毒品、赌博,告诫人们学习上进、孝顺父母等,对于宣传社区和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。此外,姚义炳本人在戏曲、音乐上也颇有建树,是中国管弦乐学会的会员、著名京剧票友,其在京剧、音乐的造诣也为其提线木偶的表演添光增彩。
参与方式: